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北京9月8日電 (記者 胡默達)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日前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正式啟動喜馬拉雅公益專項基金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下稱“項目”),旨在通過開設科普微展館、實地考察、學術研討等多元實踐,深入探索喜馬拉雅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開發的創新路徑。
9月5日下午,參與項目啟動的部分專家學者和媒體代表,參觀林芝市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微展覽。潘旭臨 攝
9月5日至7日,來自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等機構的多位專家學者、媒體代表共同參與項目啟動,並在林芝開展實地考察。
啟動儀式上,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徐光致辭表示,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近年來在西藏地區開展了一係列生態保護項目,不僅有效促進了西藏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還帶動了當地社區的經濟發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楊永平指出,喜馬拉雅地區是地球上最為獨特的生態係統之一,其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應從加強國際合作、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傳統知識、加強科研監測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等五個方麵做好喜馬拉雅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平衡好保護與開發的關係。
活動期間,50餘名專家學者、媒體代表參觀了林芝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展位,並實地考察了龍膽草等高原植物的生態栽培與人工馴化項目、色季拉山急尖長苞冷杉林線景觀和長期高山林線野外觀測體係,親身體驗喜馬拉雅生物多樣性的獨特價值。
圖為項目啟動當天,50餘名專家學者、媒體代表開展色季拉山生物多樣性科考活動。潘旭臨 攝
據介紹,過去9年,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設立的“自然堂喜馬拉雅公益專項基金”先後在喜馬拉雅地區開展了“龍膽草生態栽培示範”“西藏地區重大災害救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活動,累計資金規模超過2900萬元人民幣。(完)
【編輯:張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