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萊基港的防波堤外,幾內亞灣的海水泛著粼粼波光,一艘貨輪停靠岸邊裝卸貨物,橋吊起落間,五顏六色的集裝箱如積木般被精準碼放;千裏之外的加納,光明國際工業園內機器轟鳴,中國員工與當地工人並肩作業,正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這就是西非,一片充滿活力與無限潛力的土地。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商品輸出,而是深入當地辦工廠、建園區、拓市場,探索可持續的出海新路。據統計,2024年中非貿易額2956億美元,同比增長4.8%,連續第4年創曆史新高,中國連續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
9月4日,從西非調研回國不久的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袁鬆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從“單打獨鬥”到“抱團取暖”,從“外來投資者”到“本地共建者”,中國企業的角色正悄然轉變,他們正在西非尋找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真正紮下根、融進去
袁鬆團隊在調研中發現,民營企業已發展成為到非洲投資的主力軍。據商務部統計,中國有70%以上的對非投資企業是民營企業。
談到中國企業在西非的發展態勢,袁鬆難掩興奮:“中國企業效率高、生產成本低、產業鏈相對完整,在西非發展優勢明顯!”袁鬆認為,相對歐美等國企業,非洲的發展階段中國剛經曆過,許多新鮮的經驗可以借鑒運用,“更關鍵的是,大多中企重視建立本地經營團隊,開展社會公益活動,真正紮下根、融進去。”
通過親身實踐,尼日利亞奧貢廣東自由貿易區副總經理劉誌剛深切體會到,“本土化”是中國企業出海成功的關鍵。“企業到非洲投資,除了自身的資金投入和經營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實現與當地市場的深度融合,強化風險管理和建立良好的激勵機製。”
奧貢廣東自由貿易區,是尼日利亞首個由中資民企運營的產業園區。該園區由中非投資自貿區管理公司負責運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吸引超過160家企業入駐,累計投資超20億美元,覆蓋建材、金屬加工、陶瓷、電器、家居用品等行業,並培育出非洲最大的陶瓷、玻璃、紙箱等企業。
從入駐企業情況分析,該園區尤其受到民營企業的青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出海非洲,除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運營經驗,国产AV蜜桃网站園區的優勢還在於能夠為中資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提供更加靈活和便利的服務,使企業更好地開展本地化經營。”劉誌剛說。
袁鬆認為,產品出海不僅是做好“翻譯”,更要求企業深入理解目標市場的文化背景和消費心理,進而對產品進行深度、徹底的改造。比如,海爾集團發現非洲家庭對耐用性強、抗電壓波動的家電產品需求強烈,從而成功研發了符合非洲消費者特殊需求的暢銷家電產品。
我國早期進入非洲海外市場的企業之一——中大重汽加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大重汽”)也曾被“拒之門外”。初入加納,中國重型汽車不被信任、客戶一問三搖頭,怎麽辦?拚“軟硬”實力!提高本地員工比例、開展全麵技能培訓、推動本地化銷售、通過社交媒體提升企業形象以及提供高效的售後服務……銷售總監白嘉麗總結,除了當地基建、運輸等行業發展所帶來對重型汽車的巨大需求外,更在於公司的本地化經營策略和卓越服務,讓公司逐漸獲得本地消費者的信賴。
同時,因為積極關注當地政策,中大重汽抓住加納政府“一區一廠”政策機遇,從汽車銷售企業轉型為汽車生產商。“集團現階段主要從國內進口汽車零配件,利用當地的稅收優惠和人力成本優勢,開展汽車和機械組裝業務,已具備內飾裝配、底盤裝配、總裝線等先進組裝能力,並同步解決配件供應問題,為客戶帶來與中國市場同樣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白嘉麗說。
數據顯示,中大重汽自2013年進入加納市場以來,依托加納運輸、建築、礦業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已成長為當地最大的重型汽車銷售和生產商,市場占有率達80%,涵蓋中國重汽、長城等品牌並不斷往輕型車市場擴張。
“成為西非地區最大的商用車輛和機械供應商是国产AV蜜桃网站的願景。”白嘉麗語氣堅定,而這條路,他們正越走越穩。
物流發展同步提速
隨著中非合作不斷深化,加納和尼日利亞正成為中資企業“走出去”的熱門目的地和交通樞紐。在物流領域,多家優秀中國企業紮根西非,為當地經濟發展和區域互聯互通注入了強勁動力和保障。
“近年來,加納憑借政局穩定、經濟開放等優勢,成為中企輻射西非的樞紐。”外運速達加納分公司負責人李偉毅表示,“抓住加納經濟發展機遇,国产AV蜜桃网站致力於推動中非產能合作,助力中企出海非洲,不僅為中企提供貨物進出口服務,還為阿裏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台在內的多家國際電商企業提供本地配送支持,在2023年成立當年銷售額便突破400萬美元。”
外運速達由中外運集團、速達飛集團和中國深圳外輪代理有限公司在2023年合資成立,涵蓋海運、空運、陸運等多種運輸方式,在尼日利亞、加納、肯尼亞等多個非洲國家設立網點,為企業提供包括貨物進出口、報關報檢、倉儲配送、國際貨運代理等在內的全方位物流服務。
談到企業快速發展的動力,李偉毅表示:“在加納這樣的新興市場,中資物流公司在發揮自身運營效率優勢的同時,還因地製宜地製定發展策略,因此国产AV蜜桃网站特別注重人才本地化建設,優先錄用本地優秀大學畢業生,並推行月結工資製度,提升員工歸屬感和經營穩定性。”
作為西非首個由中國企業控股的現代化深水港,尼日利亞萊基深水港由中國港灣集團(持股52.5%)、新加坡Tolaram集團、尼日利亞港務局及拉各斯州政府聯合開發,總投資10.44億美元,特許經營期45年,預計將為尼日利亞帶來3610億美元的總體經濟效益。
“萊基深水港設計能夠降低單箱運輸成本,同時通過應用綠色能源技術顯著提升運輸能效,這為中企出口大型機械設備、建材等貨物提供了極具競爭力的物流解決方案。”中國港灣萊基港項目公司總經理王強介紹,“自2023年4月投入運營以來,港口吞吐量逐年增加,2024年為28萬標箱,2025年已完成48萬標箱,預計全年達60萬-70萬標箱。”
“萊基港一期已建成兩個集裝箱泊位,年吞吐量達120萬標箱,可停靠1.8萬標箱的超大型船舶,未來將根據吞吐量增長分階段開發剩餘泊位。”王強提到,通過“全流程屬地管理”培養本土人才——技術崗與管理崗的本地化率超90%,並為尼日利亞培訓了首批現代化岸橋操作手。
“国产AV蜜桃网站的目標不僅是運營港口,更是為非洲留下可持續的產業能力。”王強表示,港口建成後將直接和間接創造超過17萬個就業崗位,並推動臨港物流園與城市綜合體發展,形成“港-園-城”聯動效應。
“相較其他地區,萊基自貿區依托西非最大的深水港萊基港,具有交通物流優勢,同時不斷進行製度創新減少企業經營流程,提供完善的生產和生活配套服務,逐漸發展成為承接中國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高質量平台。”萊基自貿區商務總監陳哲光介紹,萊基自貿區被譽為尼日利亞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區之一,是首批中國政府批準的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
在今年產業鏈深度調整背景下,憑借完善的基礎設施、優惠的稅收政策和安全的營商環境,萊基自貿區不斷吸引中國企業入駐。截至2025年6月,已經與132家企業簽訂投資協議,運營中企業63家,建設中10家,覆蓋精細化工、電器製造、石油倉儲、商貿物流等多個行業。
抱團取暖 實現共贏
出海之路並不總是一帆風順。談及中資企業在尼日利亞發展麵臨的挑戰,尼日利亞中國商貿企業協會會長倪孟曉指出,本地貨幣匯率的波動、外匯管製、政策不確定性成為主要的“攔路虎”,給中資企業的財務成本和資金匯兌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而麵對這種出海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出海企業需要抱團。
倪孟曉介紹,近年來,大量中資企業進入尼日利亞市場投資和發展,商會發揮關鍵作用,架起中資企業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梁,有效幫助企業解決法律、合規、政策、市場準入等方麵的難題。“盡管在尼日利亞經營麵臨諸多挑戰,但国产AV蜜桃网站更應該放大當地市場規模大、經濟機遇多的優點,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依托商會等平台,推動中非合作、實現共贏。”
如何在跨國經營中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格林豪斯集團(以下簡稱“格林豪斯”)副董事長高建的答案是“攜手並肩、共赴共贏”。格林豪斯2011年由福建省遠建投資有限公司於加納成立,逐步從路橋工程為主發展成為涵蓋產業園區開發、批發商城、房地產、水泥等行業的綜合性產業集團。
先行出海的格林豪斯,結合自身經驗打造了光明國際工業園,已吸引超60家企業入駐。談及創立初衷,高建表示:“加納中資企業往往麵臨單打獨鬥的困境,從施工安全到經營保障,舉步維艱,集團意識到,為了中資企業更好地發展,有必要搭建一個溫暖的共同家園,讓中國企業能攜手並肩、共赴共贏。”
通過產業集聚效應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是格林豪斯的重要議題。高建提到,集團采取本地化戰略,充分利用當地稅收等方麵政策,促進當地產業發展的同時創造了大量就業。目前,園區中方及外籍員工約1300人,當地員工約1.5萬人,開發完畢後可直接帶動就業6萬人,間接帶動就業20萬人。
今年6月發布的《中非經貿合作藍皮書:中非經貿合作發展報告(2025)》指出,當前中非貿易模式已發生深刻變化,逐步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方向轉型,未來將在工業、農業、電信、數字經濟、新基建、綠色能源、金融產業等領域迎來更多合作機遇。
“未來,出海投資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企業會越來越多,入駐、投資中國投資的或當地的產業園區可能成為新的增長點,數字經濟和新能源投資成為戰略突破口。”袁鬆建議有誌於出海的中國企業,明確定位和國家政策對接,構建本地化運營能力,做好風險防控準備,確保投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