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9月5日電 (記者 蔡敏婕)第二屆“南山杯”呼吸健康科創·科普大賽決賽5日在廣州實驗室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寄望廣大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青年人才,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於挑戰呼吸疾病領域的核心難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為大賽決賽致辭。大賽組委會 供圖
與此同時,鍾南山表示,科普工作者要主動掌握新媒體、新技術,善於把專業的醫學知識轉化為公眾喜聞樂見的內容。他強調廣大呼吸健康領域工作者要夯實科研根基,做活科普文章,為全麵提升我國呼吸健康水平、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大賽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吸引了全國百餘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及醫療機構報名,共有428個項目和作品參賽。本屆賽事中,科創板塊湧現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和臨床應用價值的優秀成果;科普賽道的作品形式多樣、內容生動,體現出科普創作的生命力與傳播力。
經過項目初篩、初賽後,最終科創組評選出20個項目,科普組評選出24個項目晉級決賽。
決賽當天,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在科創組、科普組兩個比賽類別分別產出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項,其中科創組方麵,一等獎涉及抗腫瘤新藥和一體化肺功能成像儀;科普組則涉及呼吸、肺結節以及過敏等。
據介紹,本屆大賽科創組的入圍項目集中展現了我國呼吸健康領域人工智能醫學應用、藥物研發、智能診療設備等重點方向的科技成果轉化潛力。參賽項目中多個已取得突破性進展,部分已進入臨床轉化階段,展現出良好的產業化前景。
而科普組的入圍作品從拆解呼吸健康定時炸彈到慢阻肺的“維修指南”,選手們用硬核科技和創意表達,讓專業的醫學知識變得既好玩又好用:有的項目能帶你看清肺裏的“星辰大海”,有的作品能把呼吸健康故事講成爆款脫口秀。(完)
【編輯:惠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