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消息,自2025年5月1日起,全國各地原有心理援助熱線全麵接入“12356”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實現一號接通,為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因號碼簡短易記、以解決心理問題為導向,且不含數字“4”,諧音“沒事兒”,此熱線又被稱為“沒事兒熱線”。心理援助熱線能為處於心理困境的人員提供哪些幫助?心理谘詢人員如何憑借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守護陌生人的心理健康防線?
北京某高校心理援助熱線谘詢師李婷(化名)至今對兩年前那通淩晨的電話記憶猶新。
2023年3月16日淩晨四點半,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接通後,電話那頭傳來輕微的抽泣聲,“我不知道自己怎麽了,感覺特別難受,剛剛喝了酒,頭孢就在我手上”。聽筒裏一個男孩的聲音疲憊而無助。
“別著急,先深呼吸,我會一直與你保持通話,国产AV蜜桃网站聊聊天好嗎?”當時剛成為心理援助熱線谘詢師的李婷穩住聲線,輕聲安撫對方。
“這麽晚了,你為什麽願意聽一個心態不好的陌生人說話?”電話那頭的抽泣聲小了,語氣中透出疑惑與好奇。“隻要你願意聊,我就願意聽,講講你的故事吧!”李婷說。通話持續到天亮,直到男孩打消輕生念頭、困意襲來才結束。放下電話,她長長舒了一口氣。
作為心理熱線谘詢師,李婷和同事們時常接到這樣的深夜來電。求助者的心理狀況有好有壞,大部分時候,深夜來電都伴隨需要心理危機幹預的情況,有時甚至關乎生命救援。
在個體的心理危機幹預場景中,心理援助熱線憑借匿名保護、接入便捷、響應及時等特性,成為一條特殊的社會心理支持通道。這條跨越空間的溝通橋梁,成為很多人尋求專業心理支持的首要途徑,在一條條熱線背後,有著諸多心理熱線谘詢師用專業、責任與愛心開導、陪伴與守護。
“接線員接住了我的負麵情緒”
談到那通淩晨四點半打來的電話,李婷感觸頗深,“我也不知道他具體遇到什麽坎兒,隻感覺到他心裏很難受,需要找人傾訴、陪伴。後來天亮了,他說自己有點困,並承諾白天會去醫院複診,我才放心讓他掛了電話”。
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通常情況下,心理援助熱線谘詢師會嚴格遵守保密原則,不會隨意泄露熱線會談的內容。但遇到特別緊急情況時,會考慮進行“保密突破”——如果來電涉及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涉嫌違法犯罪等情況,機構會采取報警、呼叫急救等措施。
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講述了一次特殊的“保密突破”經曆:“來電者是一位年輕女性,深夜求助卻不方便說話,經過一步步詢問,電話那頭通過敲擊、咳嗽等方式給予回應,国产AV蜜桃网站判斷她處在較為危險的環境。聽筒裏傳來急促的呼吸聲,感覺到她特別緊張。国产AV蜜桃网站安撫她放鬆下來。經確認可以進行保密突破,国产AV蜜桃网站第一時間向警方提供了信息。後來得知警方成功解救被拐賣的她,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剛畢業的孫亮(化名)經曆了一段低穀期。當時,他麵臨畢業論文和就業的雙重壓力,夜晚難以入睡。“白天到處跑麵試,晚上回去趕論文。幾乎沒收到offer(錄用通知——記者注),論文被要求反複修改,真不知道這樣奔波有什麽意義。”孫亮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導師察覺到他情緒比較低落,推薦他聯係學校的心理援助熱線。當晚撥打熱線後,孫亮感到“獲得了半小時的短暫喘息”。“接線員接住了我的負麵情緒,幫我分擔了不少情緒壓力。”
陸雨(化名)也有類似經曆。3年前,她因失戀出現雙相情感障礙,抑鬱情緒嚴重時甚至有過極端行為。
“有天晚上我站在樓頂,覺得活著沒意義了,想著留點‘遺言’,就在網上找到心理熱線號碼打了過去。”陸雨說,她原以為在深夜無人接聽,沒想到電話隻響了兩聲就通了。
至於通話內容的具體細節,陸雨已經記不清了。“電話那頭的姐姐一直陪我聊天,還順著我感興趣的話題聊。對於我說的一些她不了解的胡話,她溫柔地請我給她‘科普’。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她在竭盡全力地試圖拯救一個遠隔千裏、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陸雨感到“很慶幸”,那晚的熱線電話成了她的“救命稻草”,使得她在之後的日子慢慢走出抑鬱陰霾。
心理健康守護升級
近年來,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國家層麵重視,已成為重要的民生議題。
2024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醫政司設立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處,旨在指導醫療衛生機構開設心理谘詢門診,擴大心理健康服務供給。目前,全國精神衛生醫療服務機構約6000家,較2010年增長205%;精神科執業注冊醫生達5萬多人,比10年前增加144%。
實際上,心理援助熱線在我國出現較早。2002年,全國首條麵向公眾的免費、公益、專業的心理援助熱線由北京回龍觀醫院開通,24小時全年無休運行,為來電者提供心理谘詢與危機幹預服務。23年來,熱線接聽超50萬人次來電。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23年發表的論文《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青少年來電者的特征》中提到,2018年-2021年間,給回龍觀醫院的心理援助熱線打來電話的19341例青少年(11歲-18歲)中,83.7%的青少年在撥打熱線前未尋求過心理幫助。
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中心主任沙莎表示,受限於心理谘詢的可及性,人們難以獲得充足時間進行麵對麵谘詢,而熱線能彌補這一不足。“任何有需要的時刻,人們都能通過熱線獲得專業解答,梳理自身問題、宣泄情緒。”
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印發的《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通知中指出,要“優化社會心理服務”,強調“向兒童青少年廣泛宣傳熱線電話,鼓勵有需要時撥打求助”。
“過去這些年,有很多社會群體和單位在提供不同形式的心理熱線服務。”上述受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稱,“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國家層麵推行統一熱線12356,體現黨和國家對社會大眾心理服務需求的回應,反映了政府對國民心理健康的重視與主動作為。”他認為,統一的心理援助熱線能有效打破心理服務資源的地域壁壘,一定程度上填補服務時間“盲區”。“全國統一熱線整合了分散的資源,讓有需要的人們享受到一線城市專業心理服務。同時,一些嚴重心理危機具有突發性,容易發生在夜間或節假日,全國性熱線能彌補地方服務在這些時段的空檔。”
在今年的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25年全係統為民服務8件實事,“推進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12356的應用”是其中重要內容。據發布會通報,5月1日起,31個省(區、市)都開通了“12356”心理援助熱線,已經接通了超50萬通電話。
精神科專科醫療能力建設為“12356”熱線順利運行托底。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介紹,山東已完成了“12356”省級熱線平台的標準化建設,實現全省熱線資源統籌管理以及數據互聯互通與安全傳輸,累計服務群眾4.4萬餘人次,成功早期介入並幹預個案160多例。
北京精神衛生保健所副所長李京淵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將“12356”作為全國統一的心理援助短號碼,可以提高公眾對熱線的知曉率和使用便利性;同時有助於建立統一的聯調製度,便於與110、119、120等全國性緊急服務熱線建立聯動機製,提高協同應對心理危機事件的效率。
為熱線注入更多合力
近年來,我國心理健康問題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團隊今年4月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3-2024)》顯示,國民心理健康問題呈現明顯的年齡與性別分層,其中心理健康問題在18歲-24歲的青年群體中較為顯著。
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是多樣的。李婷分析認為,“此前,來電者更多傾訴原生家庭或情侶感情等個人問題。當前由升學求職、婚後生活等引發的心理問題谘詢增多,同時,青少年來電谘詢比例有所上升。”
在李婷看來,近年來導致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原因不少來自家庭因素。“孩子成績不好還早戀,父母也麵臨中年危機”“工作了好幾年,感覺還在原地踏步,看不到升職希望”……“壓力大,心態比較浮躁,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鏈接變弱了。”她說。
作為全國性心理援助熱線,“12356”的受眾覆蓋了從兒童到老人的各年齡段人群。“過去,地方精神衛生中心熱線的來電者通常目的明確,抱著‘對症下藥’的心態。如今整合成一個熱線,可能要麵臨各種複雜情況,並非每位接線員都能解決這些問題。”上述受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說,全國心理熱線的接線員既要掌握心理健康、心理谘詢的理論知識與方法,熟悉心理危機幹預技術,還要了解精神疾病的診斷、治療、用藥及預後的相關內容。“要保證心理援助接線人員的專業能力,需要通過從上到下的統一篩選和培訓,以滿足服務質量和流程標準化需求,提升用戶體驗。”
李京淵提到,目前在一些偏遠基層地區,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服務尚未完全覆蓋。“国产AV蜜桃网站在這些地區的服務能力仍需持續加強。”
業內人士指出,一次約半小時的通話,往往會暫時緩解來電者的心理情緒,掛斷電話後的長期情況則難以追蹤。心理援助熱線的作用主要在於即時的情緒疏導和危機幹預,而非提供醫療機構係統性長期心理治療。尤其對於那些需要反複撥打熱線、存在嚴重心理危機的求助者而言,每次麵對不同的接線員重複同樣的問題,可能會加劇其不良情緒。
如今,撥打心理援助熱線谘詢的問題還涉及校園霸淩、性騷擾、虐待、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多種情況。處理這類問題,往往需要聯動公安、司法、醫療、社工等多方力量。
如何提前預警和識別危機、進行高效幹預、構建更廣泛跨部門聯動的心理支持體係,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要應對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僅靠單一熱線是不夠的,需要跨行業、跨部門聯動協作,從國家到社會各方形成合力。”李婷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鄒竣麒 記者 劉胤衡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9月09日 03版
【編輯:王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