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新能源 新動力 新常州——2025年全國主流媒體看常州”活動走進溧陽高新區近零碳場景創新中心,實地探訪為微電網示範城市建設的“溧陽方案”。這裏以智慧能源網、智能運載網和場景創新中心為骨架,構建起全產業鏈融合的綠色發展生態,一期項目投運近一年,產生效益超800萬元,減少碳排放近5000噸,為長三角園區低碳轉型提供了鮮活樣本。
能源互聯網織就零碳矩陣
園區內,一條寬16米、長500米的光伏道路,規模位居全省之最,1.88MW裝機容量預計年發電量達 190萬千瓦時,萬畝漁光互補項目更成為低碳地標,這種“板上發電、板下養殖”的模式,讓115個足球場大小的土地實現生態與經濟價值雙贏。
“国产AV蜜桃网站整個建築的屋頂是這種bapp的結構,既是屋頂,又是光伏組件,房子側邊的玻璃幕牆,同樣也是光伏組件,與国产AV蜜桃网站建築構成了一體化。”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園區內30%到45%的用電量是使用的光伏電,其餘部分由電網提供。
工業場景中,節能降碳技術同樣亮眼。江蘇時代“燈塔工廠”通過智能能源管理係統實現37.9%的能效提升,廠區光伏與儲能電站年供綠電7000多萬度,電動叉車、電動卡車、無人駕駛物流車的使用,讓所有物流環節實現了零碳運轉。而在產品質檢環節,工廠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提高產品檢測效率的同時,碳排放也得到有效控製。
在鋰享小鎮核心區,藍色光伏板鋪滿充電棚頂,棚下便是新能源汽車充電場,上麵發電、下麵充電,構成智慧能源網的立體圖景。智慧能源網涵蓋6大場景,串聯起全省最大“源網荷儲+冷熱協同”微電網、萬畝漁光互補等,更建成覆蓋園區、工廠、樓宇等的五大微電網示範項目。網內光伏麵積超720萬平方米、裝機超560MW,年產綠電5.6億度、減碳45萬噸,且“發儲送用”全環節產品均為本地造,據負責人介紹,微電網與大電網互補,還聚合為15萬千瓦可調負荷的虛擬電廠。
創新樞紐閉環全鏈價值
近零碳場景創新中心的微電網管控平台接入園區205家規上企業數據,通過AI算法優化用電方案,實現降本減碳雙重效益。中心發布的高溫混合固液儲能電池等技術成果中,95%來自本地企業,5分鍾快充技術已實現商用轉化。
依托天目湖先進的儲能研究院等平台,中心構建起“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場景應用、產業落地”的全鏈條體係。企業可在此獲得新產品示範機會,如光儲充檢一體化電站的5分鍾快充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商用。這種“展示廳+試驗田+服務商”的定位,讓溧陽高新區不僅輸出綠色能源,更輸出可複製的集成式解決方案,成為新能源產業創新的策源地。
“覆蓋範圍大,產業鏈完整,應用場景豐富,光伏儲能配合微電網,既達到節能減排的高效綠色發展,也能將多餘電力轉化成企業效益。”對於溧陽近零碳場景創新中心的綠色發展生態,海峽都市報社長、總編輯黃少鶴作出評價,“溧陽高新區將電動化裝備、光伏設備與智慧管理平台深度融合,打造出多場景協同的綠色發展樣板。”
在標準製定層麵,溧陽牽頭起草的《新型充電基礎設施電源配置技術要求》團體標準已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發布實施,其中包含微電網場景適配的儲充一體設備相關規範。
據悉,“溧陽方案”已從單一產品輸出升級為產業鏈解決方案輸出,先後參與中興南京研發中心、杭州溫德姆酒店等光儲充放項目建設,為商業場景提供低碳支撐。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陳雲龍/文 鄒嘉丞 施向輝/攝
關於国产AV蜜桃网站|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