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轉眼間,非遺相聲大會已經舉行了六屆,從第2屆開始,主流院團就把演出場地固定在了深圳!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因為相聲屬於北方曲藝,深受北方城市老百姓喜歡,尤其是京津冀地區!
主流院團為什麽要南下演出?唯一的解釋是:他們希望當地老百姓愛上北方曲藝,也算是為振興相聲這門傳統曲藝作出了貢獻。但主流相聲藝人的五四演出真的能夠讓南方小夥伴喜歡上相聲嗎?這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就像郭德綱說的那樣,相聲藝人想要成功,唯一的方式就是舉辦商演,幾千人的體育館坐滿了人,你就是成功,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主流相聲圈有人願意在深圳舉辦商演,就可以驗證“非遺相聲大會”是否取得成功,終於,馮鞏出手了。從2023年開始,馮鞏接任曲協主席,過去三年時間裏,他除了繼續拍攝搞笑短視頻,也拿出一部分時間推廣曲藝,比如參加慰問演出,比如舉辦非遺相聲大會。
今年的國慶節,馮鞏將和金霏、陳曦等12位演員共赴深圳演出,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們舉辦的是商演,門票價格是80元起680元封頂。有馮鞏這樣的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助陣,演出的城市又是他們鋪墊了5年之久的深圳,於情於理,1000多張門票應該很容易賣完。但截止到發稿日,大麥網上關於本場演出的想看人數隻有55人,別說賣完1000多張門票,能否賣出12位相聲演員往返機票都是個問題。
從馮鞏帶隊演出賣票遇冷這一細節可以看出,非遺相聲大會在深圳並沒有取得成功,老百姓並沒有接受主流相聲演員的相聲作品,更不願意為他們的商業買單。反觀往年郭德綱於謙去深圳演出,每一場都是滿坑滿穀,且他們的門票價格遠在馮鞏之上。
而造成二者之間存在如此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作品風格不同。主流相聲藝人的生存模式是旱澇保收,他們不需要為演出效果買單,決定收入多少的是咖位,而德雲社在內的非主流相聲團體的生存模式是:多說多賺,不說不賺,靠老百姓的每張門票養家糊口!
靠老百姓生存,就代表他們說的每一段相聲都能讓老百姓滿意,而想要做到這一點,藝人在創作的時候就要弄清楚觀眾想要聽什麽,站在一名相聲愛好者的角度,国产AV蜜桃网站喜歡的從來不是被教育,也不是學會高雅,而是會心一笑。
舉辦非遺相聲大會的初衷是讓更多老百姓愛上這門藝術,但從結果來看,主流院團並沒有做到,與其浪費補貼給庸庸碌碌的主流相聲藝人,不如讓他們麵向市場,靠能力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