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路透社9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電動汽車技術如何重塑全球汽車設計 早在2021年,當奧迪高管們第一次看到極氪001——一款兼具歐洲美學風格的長續航電動汽車(EV)時,就給這個德國高端汽車品牌敲響了警鍾:如果它想與中國車企競爭,就需要借鑒中國的技術。
奧迪與中國合作夥伴上汽集團合作,預計本月開始向中國客戶交付首款售價約3.3萬美元的純電動汽車,其全球競爭對手如今也在尋求利用中國的知識產權來快速推出新車型。豐田和大眾分別與中國合作夥伴廣汽和小鵬製定了針對中國市場專屬車型的聯合開發計劃。
此類授權合作目前在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營收結構中占比相對較小,但正逐漸成為一股不斷增長的收入來源。就當下而言,這類合作還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互利交換模式。全球汽車製造商需要中國技術來跨越開發障礙,快速推出新的電動汽車。
與此同時,在國內價格戰激烈、國際貿易形勢複雜嚴峻的背景下,中國企業需要擴寬收入途徑。業內人士表示,這是一個非常聰明、雙贏的解決方案。
汽車行業專家表示,使用現成的中國電動汽車底盤和軟件,不僅能為傳統汽車製造商節省數十億美元的成本和數年的研發時間,還有助於它們追趕中國競爭對手。分析師認為,由於組織結構複雜,傳統汽車製造商在開發能夠快速更新的靈活電動汽車係統方麵通常麵臨困難。
奧緯谘詢分析師馬可·桑蒂諾表示,傳統汽車製造商可借助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激烈競爭所催生的“優勢資源”,實現研發進程的彎道超車,“通過這種方式,企業能在更短時間內推出一款在市場中更具品質保障的產品”。(作者朱利奧·皮奧瓦卡裏等,宋波譯)
關於国产AV蜜桃网站|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