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流通行業正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窘境。激烈的市場價格戰與疲軟的消費需求交織,導致頭部汽車經銷商集團普遍陷入“銷量漲、收入不漲,收入增、利潤不增”的怪圈。最新財報顯示,多家上市經銷商巨頭營收與淨利潤雙雙大幅下滑,合計虧損超過40億元,行業正麵臨深刻的結構性調整。
“以價換量”策略全麵失效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揭示了行業的嚴峻現實:上半年僅有30.3%的經銷商完成銷售目標,虧損比例攀升至驚人的52.6%,高達74.4%的經銷商存在價格倒掛(即銷售價低於進價)。這場由主機廠主導、經銷商被動卷入的“價格戰”,最終反噬了渠道自身的盈利能力。
中升控股(00881.HK)也未能幸免。其上半年營收773.22億元,同比下降6.2%;歸母淨利潤10.11億元,同比暴跌36%。盡管新車銷量僅微降1.7%,但“以價換量”導致新車平均售價持續走低,直接拖累了整體業績。
更令人擔心的是部分經銷商的巨額虧損。永達汽車(03669.HK)由盈轉虧,上半年淨虧損高達33.3億元,而去年同期尚盈利1.1億元。其新車銷售毛利率已跌至1.03%的冰點。豪華車經銷商美東汽車(01268.HK)的境況同樣艱難,盡管新車銷量同比增長7.8%,但銷售單價的大幅下滑導致營收下降4.9%,淨虧損同比擴大近30倍,達到8.15億元。這充分證明,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單純追求銷量的傳統模式已難以為繼。
東方IC
新能源成關鍵變量,轉型求生迫在眉睫
在傳統燃油車業務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業務成為各大經銷商集團財報中唯一的亮色和關鍵的業績增量,被視為扭轉頹勢的“救命稻草”。
中升控股明確指出,新增的AITO問界品牌業務已開始貢獻業績,上半年銷量達1.1萬台,不僅部分抵消了其他品牌的下滑,還提升了集團整體新車毛利率0.6個百分點。這標誌著向新能源品牌的成功轉型,為業績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正向效果。
永達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更為激進。上半年,其獨立新能源品牌銷量同比大增49%至10312台。在門店網絡調整上,永達一邊關停並轉19家傳統門店,一邊新開7家新能源門店,其中包括5家市場熱度極高的鴻蒙智行門店,並手握近6000張新能源訂單,為下半年增長儲備了充足動能。
售後服務成“壓艙石”,新能源後市場潛力顯現
麵對新車銷售的微利甚至虧損,售後服務作為經銷商集團的“利潤奶牛”和“壓艙石”作用愈發凸顯。同時,新能源汽車在售後端的潛力也開始釋放。
永達汽車的售後服務收入上半年達到47.84億元,基本保持穩定。其中,新能源汽車維修收入約2.16億元,同比激增75.8%,平均單車產值3447元,同比增長16.5%,盈利能力顯著優於傳統燃油車。這表明,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的增加,其售後維修市場正成為經銷商新的、高質量的增長點。
展望未來,各大經銷商集團普遍認為,市場競爭短期內難以緩解。但危機中也孕育著機遇。正如永達汽車所言,電動化轉型是不可阻擋的行業主線,選對品牌、優化網絡、深耕龐大的保有客戶後市場,是穿越當前周期的關鍵。中升控股也強調,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由客戶基盤驅動的售後服務將成為最主要的利潤來源,行業洗牌將使市場份額向頭部集團進一步集中。(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