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鐵十二局承建的中國聯通寧夏中衛雲數據中心項目2號和6號智算機房樓完成交付。這是該項目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中國聯通寧夏中衛雲數據中心是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樞紐節點的核心基礎設施,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綠色智能算力樞紐之一。
項目上場以來,這支平均年齡隻有28歲的中鐵十二局項目團隊克服風沙、嚴寒等惡劣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及項目遠離市區交通不便、施工物資供應不足等困難,在確保安全與質量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施工節點順利推進施工工作。
肆虐的風沙,成為橫亙在施工進度麵前的一道險關。項目團隊構建了“沙塵預警-網格管控-動態巡檢”的三位一體防護體係。他們逐一排查腳手架扣件緊固、塔吊防風鎖定等關鍵部位,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大風即將到來時,所有人撤回避風,所有高空機械全部停止運作。項目還在施工現場設立“安全積分超市”,通過行為換積分、積分兌獎品的方式,激勵工友參與安全管理,推動從“要我安全”轉向“我要安全”。
刺骨的寒風和低溫,構成了項目推進的又一道障礙。項目技術團隊采用“圍擋阻擋寒風、棉被棉氈鋪蓋”的立體化保溫措施,硬是將作業環境溫度穩定維持在5攝氏度以上,成功破解低溫環境下的施工技術難題。
為了確保進度,項目在滿足型號、質量和規格等前提下增加物資供應商數量,並在施工作業麵允許的情況下增加勞務隊數量,通過科學分析作業環境,製定“資源共享、空間共用、平麵分區、流水作業”施工方案,按照“統一指揮、網絡管理、分工負責全麵推進”的組織原則施工,實現高效協同推進工程進度。項目組建攻堅小組,采取“錯時施工加上無風夜間作業”的攻堅方案,晝夜輪流盯控現場施工。
項目團隊建立“師徒互助站”,傳授經驗,助力新人快速成長。他們用自己的堅守與創新,在戈壁灘上澆築出新時代的“數字長城”。(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昂 通訊員 趙桂軍 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