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年的夏季,中國科學院菌物標本館都要全員出動,奔赴西藏進行菌物資源采集考察。究竟哪天出發,取決於當地大型真菌的最佳生長時間,而這需要根據物種分布地、雨水和天氣情況等多種因素綜合判斷。
臨近七月,菌物標本館科考領隊王科反複研究西藏地圖、天氣預報和曆史標本記錄,和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科考領隊普多老師幾經研討後,最終確定了采集路線:拉薩-洛紮縣-隆子縣-米林市-巴宜區-波密縣-察隅縣-墨脫縣-林芝市。国产AV蜜桃网站期待沿途盡可能走一走祖國的邊境,填補調查空白的區域。
本次科考依托西藏自治區重點研發及轉化重點專項喜馬拉雅南麓區域微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及資源利用評估項目和西藏自治區基地與人才計劃項目西藏毒蘑菇資源評估與識別技術研究,兼顧我國邊境微生物本底調查、毒蘑菇物種資源調查與科普影像記錄三項任務。
2025年7月22日,為期19天的西藏科考正式開始了。
此次科考一行17人,跨越5300公裏,追隨著大型真菌的足跡,抵達10個縣市、5個邊境鄉鎮,采集標本近1500份,拍攝了上萬份標本生態照和視頻素材,收獲頗多。
科考團隊合影(拍攝於魯朗)
高原上的 “下馬威” 與不停歇的腳步
出發前,團隊裏每個人都帶著多年野外采集的底氣,篤定憑借豐富經驗,定能輕鬆應對高原環境,沒人把 “高原反應” 放在心上。可現實很快給了国产AV蜜桃网站一記警醒——高反從不會對掉以輕心的人手下留情,更用五花八門的“招式”,讓国产AV蜜桃网站挨個“領教”了它的厲害。
有人第一天還生龍活虎,穿梭林間勁頭十足,第二天就被高反纏上,隻能靠氧氣瓶供氧、吞服布洛芬緩解不適,徹底沒了往日神采;有人被高反引發的牙疼折磨,硬是“被迫”減重 19 天;還有人直接開啟了“修仙”模式:白天沒胃口吃不下飯,夜裏又被失眠困擾,睜眼到天亮。
抵達西藏的第二天,国产AV蜜桃网站按計劃向科考第一站——山南市洛紮縣進發,途中要翻越連綿的喜馬拉雅山脈。海拔從 3000 米逐步攀升至 4000 米、5000 米,隊員們隨身攜帶的血氧儀數值也跟著一路走低,從 65、56,直至跌破 50,落到47—— 我“榮幸”地成了這支隊伍裏血氧值最低紀錄的保持者。
采樣第一天路過海拔5010米的普莫雍措,團隊的第一張大合影
盡管每個人的腳步都變得沉重遲緩,呼吸也帶著難以掩飾的急促,但大家身上始終透著一股執拗的勁兒:這些小插曲不過是高原給国产AV蜜桃网站的“見麵禮”,絕不會擋住前行的方向。国产AV蜜桃网站心裏都清楚,每一個“真菌人”的腳步,一旦朝著熱愛的山野啟程,就從沒有“停歇”二字。
科考“曆險記”
科考之路,向來交織著艱辛、驚險與歡笑,隻是誰也沒料到,這次旅程的開篇,就迎來了一記 “王炸”。
在洛紮縣拉康鎮外海拔 3900 米的山林間,国产AV蜜桃网站一行 6 人懷揣著探索的熱忱,正準備為采集工作大展拳腳。進林子前,當地老鄉曾好心提醒“這一帶常有熊出沒”,彼時大家隻當是尋常警示,未曾想危險真的近在咫尺。
當時,我正為發現一簇嫩黃透亮的珊瑚菌滿心歡喜,標本館的小楊老師突然從前方十米開外敏捷地躍下,急促喊道:“有東西,黑色的!”
經驗豐富的王老師立刻安撫眾人:“別怕,大概率是林中散養的犛牛。”
可小楊老師接下來的話,瞬間讓空氣凝固:“我看見臉了,是熊!”
国产AV蜜桃网站 6 人迅速站成一排,我握緊手中唯一的 “武器”—— 登山杖,心跳如鼓。很快,一頭熊伴著低沉的吼叫出現在視野裏,萬幸的是,它或許沒留意到国产AV蜜桃网站,又或是並不饑餓,竟徑直從国产AV蜜桃网站麵前大搖大擺地走過。
事後回想,大家笑著打趣,采樣第一天就經曆了 “生死考驗”,彼此儼然成了過命的兄弟。
若說體型龐大的野獸讓人提心吊膽,那墨脫特有的 “小蟲”—— 螞蝗,也同樣讓人時刻提防。作為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墨脫藏著獨特的自然奇觀:這裏囊括了從赤道到極地的所有氣候帶,一眼便能盡覽寒帶至熱帶的迥異風光。而當地的螞蝗,更是 “特色鮮明”,大、中、小號一應俱全,堪稱 “山林裏的小麻煩”。
出發前,大家玩笑般約定,采集標本的樂趣之一,便是體驗不同的風土,這次要好好“感受”墨脫的螞蝗。進林子後,隊伍自然而然分成了兩派:“灑脫派”幹脆隻紮起褲腿,不做過多防護,任由螞蝗“造訪”;我則屬於“保守派”,即便頂著30多度的高溫,也堅持把衣物所有可能鑽蟲的縫隙紮得嚴嚴實實。
事實證明,謹慎些總沒錯——我成了隊伍裏少數沒被螞蝗叮咬的人。在墨脫停留的 3 天裏,同事們臉上、鞋上偶爾掉下來的螞蝗,都靠我這個“保守派” 徒手清理,倒也成了科考途中一段別樣的小插曲。
墨脫“螞蟥林”工作照
若說山野間的動物帶來的是驚與喜,那未知的路況,便是科考途中最常遇見的 “攔路虎”。我乘坐的頭車正載著眾人關於下一站采集計劃的暢想,突然車身猛地一沉,如過山車般驟然下墜——車子竟徑直衝向了一處塌方形成的陷坑。危急時刻,司機師傅沉著冷靜,穩穩把住方向盤,迅速掛上四驅,一番精準操作後,車子總算有驚無險地駛出了陷坑,車廂裏緊繃的空氣才鬆弛下來。
塌方、泥石流、倒伏的大樹,早已是山路上的“老熟人”。堵車更是家常便飯,常常從日頭高懸堵到夜色深沉,有時甚至要一邊跟著修路隊伍清理障礙,一邊緩緩向前挪動。走在西藏的科考路上,總覺得国产AV蜜桃网站的科考車仿佛擁有 “萬能” 屬性:能在沒過車輪的積水中穿行,能在雲霧繚繞的山巔馳騁,能在沒過膝蓋的草叢裏顛簸,更能貼著懸崖邊的險路穩健前行。
“翻山越嶺”四個字,在這裏被賦予了最沉重的分量——国产AV蜜桃网站要翻越的,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每一次翻山,眼前都是望不到頭的 “山路十八彎”,海拔在短短路程裏起伏數千米,車廂裏的人也跟著在缺氧與顛簸中反複“曆練”。
可當車子駛上平坦路段,看著這條被稱作“天路”的公路在青藏高原上蜿蜒伸展,從高聳的邊境山脈,延伸到祖國版圖的每一個角落,路上往來不息的建設車輛、沿途嶄新戍邊村裏飄揚的鮮紅國旗,又讓人心中滿是震撼與自豪。這份震撼,早已蓋過了路途的艱辛,隻餘下對祖國基建實力的讚歎,對邊疆發展的感動——這,便是藏在“天路”盡頭的,屬於祖國的偉大與榮光。
西藏地區大型真菌物種生態照
山野間的科普足跡
科考之路向前延伸時,科普的腳步也從未停歇。出發前,国产AV蜜桃网站特意帶上了由菌物標本館與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聯合編製的《西藏毒蘑菇圖鑒》,打印成冊後隨車攜帶,沿途隻要遇到餐館、村落,便會將圖鑒張貼在顯眼處,或是逐份遞到村民手中。
走村入戶開展調查時,聽老鄉們分享代代相傳的采菌經驗,国产AV蜜桃网站也順勢坐下,用通俗易懂的話講解科學采集的技巧、毒蘑菇的鑒別要點。當老鄉們接過圖鑒,認真翻看時,那些翻山越嶺的疲憊仿佛瞬間消散 —— 科考的意義,在這一刻變得無比具象:不隻是探尋未知的菌物,更是把實用的知識送到需要的人身邊。
在山林采集時,常會遇見上山采菌的村民和遊客,国产AV蜜桃网站總會主動上前,幫他們分辨籃中的蘑菇哪些可食、哪些含毒,避免誤采誤食的風險。路上碰到幾位遊客采了滿滿一籃蘑菇,說要做頓 “山珍大餐”,国产AV蜜桃网站在幫忙辨認時發現,其中混著好幾種劇毒蘑菇。遊客們紛紛向国产AV蜜桃网站致謝,国产AV蜜桃网站更真切地感受到:菌物科普的聲音,還需要傳到更遠的地方。
科考團隊為當地餐館張貼的西藏毒蘑菇圖鑒
菌物標本館工作人員為村民辨別食、毒物種
永遠在路上
西藏的物種寶庫中,菌物的豐富與奇特,總讓我忍不住用 “驚豔” 二字來形容。
紮日神山上嬌豔的紅菇蠟傘,墨脫熱帶雨林中夢幻的多汁乳菇,朗秋冰川腳下肥厚的網蓋牛肝菌,紮墨公路沿線晶瑩剔透的中華膠質假齒菌,魯朗林海裏明豔的擬橙蓋鵝膏,以及光怪陸離的派克亞齒菌(出血齒菌)……它們藏在這片土地的不同角落,以各異的姿態,訴說著自然的神奇。
每遇見一種,国产AV蜜桃网站都格外珍視:屏氣凝神用鏡頭捕捉它們最美的瞬間,仔細記錄下精確的地理信息,再小心翼翼地將其製成標本。這份份凝結著自然之美的標本,承載著国产AV蜜桃网站的期待 —— 願它們在科研的土壤中,繼續綻放出推動認知的力量。
當最後一份標本仔細封緘,當相機快門定格下魯朗林海前的收工合影,望著身邊同事們沾滿泥土卻難掩笑意的臉龐,我忽然讀懂了“熱愛”二字的重量:它從不是冰冷的標本、枯燥的數據,而是一代又一代“真菌人”,為摸清祖國菌物多樣性家底,薪火相傳的不懈堅守。
從老前輩們騎著馬、馱著行囊,在雪域高原開辟青藏科考拓荒之路,到如今国产AV蜜桃网站駕車駛過盤山公路,直抵邊疆腹地;從過去靠雙腳丈量山野,到如今帶著專業設備精準記錄—— 變了的是科考條件,不變的是真菌人對這片土地的執著,對未盡事業的擔當。
此次西藏科考之旅雖已完美收官,但屬於国产AV蜜桃网站的故事,永遠在路上。每個真菌人的期待,或許藏在下一次啟程的行囊裏,藏在下一座待探索的深山裏,藏在下一條蜿蜒的邊境線上,藏在下一場滋養菌物的雨季裏——這份對科學的熱忱,終將生生不息,聲聲不息。
科考團隊收官合影
供稿:杜卓
圖片:杜卓、王科
來源: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公眾號
關於国产AV蜜桃网站|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