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李連傑更新視頻談起了他做慈善公益的原因,他說慈善文化教育非常重要,如果這一塊沒做好,將來所謂的平衡點就有點偏差。
同時,李連傑還指出,一個人做善事,與學曆沒有太大的關係,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未必有一顆善心,去回饋社會。
李連傑放出他以前采訪的視頻片段,表示他生下來是光著身子的,他這一生努力去創造財富,將來走也是光著身子離去。
在生命的過程中,李連傑感慨到需要有人幫助,這就是他長期堅持慈善公益的意義,希望讓愛心成為一種習慣。
李連傑舉了一個例子,就是一塊兩塊的這種愛心積累,如果一百萬人從事,這種愛心就可以一一傳遞出去。
播放完過去的視頻,時間來到現在,李連傑頗有感慨,他說慈善和公益有所區別。
李連傑認為慈善是個人行為,自己捐多捐少都是自己的事,與大眾沒有關係,可以低調一點,但是公益有點像公眾的利益,應當要高調,喚醒更多人行動起來,去多做善事。
說起做公益,李連傑知道很多人想做這個事,但是又怕被騙,他以自身經曆告訴大家,要“盡我所能”。
當初,李連傑創立壹基金的時候,每個月捐一塊錢出去,他還能承受。
李連傑表示做公益要量力而行,如果這個月一塊錢被騙了,那就換個機構,不可能一百次都被騙,而且每次被騙一塊錢,也不會太喪失信心,這樣就可以一直做公益。
但是如果有人一次性捐了半個月工資出去,被騙一次就不想再去做公益了,所以要慢慢來,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可見,李連傑呼籲大家多做善事,但是要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進行。
在李連傑看來,“善因種,將來一定有善果”,所以公益一定要堅持,一點點累積做善事,最後一定會回報到自己身上。
李連傑自曝他經常呼籲身邊人,鼓勵大家都行動起來,多做善事,多去回饋社會。
不得不說,李連傑這番話還挺有道理的,也非常正能量,作為公眾人物,他鼓勵大家多做好事,這沒什麽不對的,然而評論區卻是一片質疑,有人質疑李連傑用這樣的方式避稅,還有人說他是“負心漢”。
造成李連傑口碑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個是他改國籍,選擇加入新加坡國籍,這讓一些觀眾難以接受。
基本上每次李連傑參加活動,就有人嘲諷地說道,“新加坡演員又來了”,李連傑不在意這些評論,覺得別人挖苦幾句也不會影響到他,他的心態還挺好的。
第二個原因則是和他的感情生活有關,因為李連傑早期與黃秋燕在一起的時候,他愛上了利智,為了利智,李連傑與黃秋燕離婚。
李連傑共有四個女兒,他對黃秋燕和利智的女兒態度不同,再次充滿爭議,很多人不喜歡李連傑,原因在於認為他“拋妻棄女”,對不起前妻,還有人用“當代陳世美”來形容他。
港媒對李連傑的評價用詞更犀利,“情義千斤不敵胸脯四兩”,以此諷刺李連傑的婚姻。
對於媒體和外界的看法,李連傑不做辯解,他曾在節目上說過,前妻非常好,是他的錯,他就是喜歡利智,願意為了利智斷送一切前程,甚至可以為了利智去死。
有時候話真的不能亂講,李連傑後麵生病住院,差點一語成讖,還好手術成功,他現在恢複得不錯,這可能與他說的話對應上了,多多積累做善事,後麵回報到自己身上。
不過,在李連傑生病期間,評論區各種冷嘲熱諷,加上利智沒有過去陪伴看望,難免引起質疑,還有人說是報應來了。
對於大眾的評論,李連傑不太在意,他說好的不好的聲音,他都可以接受,他還爆料稱在做手術前,他就把身體情況告訴給老婆利智了,利智支持他的一切決定。這麽看來,利智沒來,也許是李連傑不讓她過來,並不是兩人感情生變。
話說回來,雖然李連傑身上有諸多爭議,他的感情國籍存在質疑,但人是多麵的,不能因此否定他的一切,比如他做慈善是一直以來堅持的事,曾經去到汶川災區救援,為當地人民捐款捐物,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在做慈善公益方麵,李連傑一直很努力,卻因為負麵新聞被指責,有人說他虛偽,質問他已經改了國籍,為何還要來中國做善事,到底以什麽身份來行善,他說以人類的身份做好事。
除此之外,李連傑還因為一場直播,再次引發大眾對他做公益的質疑,那是他入駐某平台,第一次開播,喊話網友打賞,表示要把打賞的錢捐出去做公益。
這個行為被一些網友吐槽了,懷疑李連傑借用網友的錢做公益,明明是網友出力,然後他自己得了好名聲。
後來,李連傑回應此事,表示那是第一次開播,不太熟悉平台流程,以為打賞可以直接捐出去做公益,結果沒那麽簡單,所以他就關閉打賞了。
言外之意,李連傑不太在乎網友的打賞,本意也是為了做好事,卻沒想到引發質疑,按理說他早就財富自由了,應該不至於因為這些事情影響口碑,所以明星開播需要慎重考慮,稍不注意可能就卷入是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