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9月15日電 (劉漢琪)近日,2025年廣西環保世紀行采訪團走進百色市田林縣,行走在愛善莊園的青山綠水間,感受田林縣人大在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經濟發展中生動的履職實踐。
愛善莊園花草繁盛。劉漢琪 攝
愛善莊園位於利周瑤族鄉愛善村那善屯,莊園依托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推動人大代表全程參與經濟發展,走出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振興之路,成為粵桂協作的示範樣板,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力量。
“以前国产AV蜜桃网站村汙水隨意流,種地養豬一年也沒多少收入,守著岑王老山的好山好水卻沒想到能靠它過日子。”村民姚誌華在這裏已經生活了三十幾年,近幾年村裏的變化讓他感到欣慰。村人大代表聯絡站“活”起來,代表們走進田間地頭,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代表們帶国产AV蜜桃网站看市場、引品種、學技術,生活汙水、養殖廢水變成了葡萄園的有機肥,還將陽光玫瑰葡萄園打造成為智慧農業大棚,現在土地流轉有租金,去葡萄園幹活能拿工資,年底村集體還有分紅。”姚誌華說。
愛善村村落、田園與山巒相融,景美如畫。劉漢琪 攝
田林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彬介紹,該縣人大創新“代表麵對麵”主題活動品牌,構建“站點+專業小組+跨區域協同”的代表履職機製。設立產業鏈和流域型代表聯絡點12個,組建2個“生態保護”代表專業小組,跨省與雲南富寧縣共建代表聯絡站,創新“四聯”工作法,解決跨區域生態難題40餘件。
在產業帶動上,田林縣人大推動成立八渡筍產業協會,建成8個生態種植示範基地,通過推廣有機肥替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實現八渡筍畝均增產40%,化肥農藥用量減少30%,既保護了山林,又讓筍農畝均增收近2000元。
此外,田林縣人大常委會還持續開展《森林法》《漁業法》等執法檢查,圍繞《百色市右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落實、八渡筍產業發展等開展專項調研,推動出台《八渡筍生態種植技術規程》,讓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都有了“硬約束”。(完)
【編輯:惠小東】